玉泉黑色沥青供应商
多碎石沥青混合料是采用较多的粗碎石形成骨架,沥青砂胶填充骨架中的孔隙并使骨架胶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沥青混合料形式。具体组成为:粗集料含量69%~78%,矿粉6%~10%,油石比5%左右。经几条高等公路的实践证明,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既能提供较深的表面构造,又具有传统Ⅰ型沥青混凝土那样的较小空隙及较小透水性,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抗形变能力(动稳定度较高)。换言之,“多碎石沥青混凝土既具有传统Ⅰ型沥青混凝土的优点,又具有Ⅱ型沥青混凝土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两种传统沥青混凝土结构形式的不足。”
夏季到来,各地的降水也将迎来高峰期。强降雨作为夏季的“常客”,在各方面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其中,强降雨所造成的城市积水而引发的交通堵塞更是萦绕在许多人心头的阴影。彩色沥青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在下雨的天气里,由于视野受限,车辆的行驶本来就比平常要艰难,如果道路排水不及时,更是将形成道路积水的现象。这对于车辆的行驶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轻则造成交通拥堵,重则可能形成意料之外的交通事故。也正是因此,如何改善道路排水能力便成为了夏季每个城市都十分关切的问题。
影响沥青路面压实效果的因素很多,关系到沥青路面施工的总个过程,尤其是压路机的操作控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抓住施工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解决影响压实效果的不利因素,并控制好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指标。选择精良的机械设备、技术管理人员及驾操人员,精心组织施工,就一定能保证沥青路面达到良好的压实效果,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提高路面品质,延长使用寿命。
沥青路面是用沥青材料做结合料修筑面层与各类基层和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沥青增强了矿料间的粘结力,提高了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使路面的质量和耐久度都得到提高。沥青路面属于柔性路面,它的强度与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基和基层的特性。沥青路面的抗弯强度较低,因而要求路面的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所以,在施工时必须掌握路基土的特性进行充分的压实。对软弱土基或翻浆路段,必须预先加以处理。在低温时,沥青路面的抗变形能力很低,因此,在寒冷地区应设置防冻层。
玉泉黑色沥青供应商
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根据提炼程度的不同,在常温下成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石油沥青色黑而有光泽,具有较高的感温性。由于它在生产过程中曾经蒸馏至400℃以上,因而所含挥发成分甚少,但仍可能有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未经挥发出来,这些物质或多或少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天然沥青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这种沥青大都经过天然蒸发、氧化,一般已不含有任何毒素。
60年代的德国交通十分发达,根据本国的气候特点(夏季气温20℃左右,冬季不太冷),习惯修筑“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路面。这种结构中沥青含量12%左右,矿粉含量高。使用中发现路面的车辙十分严重,另外当时汽车为了防滑的需要,经常使用带钉的轮胎(包括欧洲一些亦如此),其结果是路面磨耗十分严重(1年可减薄100px左右)。为了克服日益严重的车辙,减少路面的磨耗,公路工作者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调整,增大粗集料的比例,添加纤维稳定剂,形成了SMA结构的初形。1984年德国交通部门正式制定了一个SMA路面的设计及施工规范,SMA路面结构形式基本得以完善。这种新型的路面结构先后在德国、欧洲一些逐渐被推广、运用。90年代初,美国公路界认为其公路路面质量不如欧洲的路面质量好。经考察发现存在两个方面的差距:①在改性沥青的运用上;②在路面的结构形式上(即SMA)。1991、1992年开始加以研究、推广SMA这种结构形式,典型的是:1995年亚特兰大市为举办奥运会对公路网进行改建和新建,全部采用了SMA这种结构形式做路面。
反射裂缝主要是由旧水泥混凝土面板的接缝与裂缝引起。一般认为,导致旧水泥板接缝或裂缝间开合的主要原因是温湿的变化、车轮荷载、沥青混合料老化、水泥稳定基层的收缩等。接缝与裂缝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在对应旧水泥混凝土面板接缝处产生反射裂缝。非荷载型反射裂缝对沥青加铺层使用性能影响不大,但环境(温度、雨水等)因素常导致反射裂缝向周围扩展,加速沥青罩面层结构损坏,大大缩短沥青加铺层的寿命。
橡胶沥青是先将废旧轮胎原质加工成为橡胶粉粒,再按一定的粗细级配比例进行组合,同时添加多种高聚合物改性剂,并在充分拌合的高温条件下(180℃以上),与基质沥青充分熔胀反应后形成的改性沥青胶结材料。橡胶沥青具有高温稳定性、低温柔韧性、抗老化性、抗疲劳性、抗水损坏性等性能,是较为理想的环保型路面材料,目前主要应用于道路结构中的应力吸收层和表面层中。
橡胶沥青经过50年的应用,形成了两个成熟的级配混合料产品系列。与常规沥青混合料相比,橡胶沥青混合料拥有较高的沥青用量(7.5%左右)。
玉泉黑色沥青供应商